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双方同意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至2025年11月11日。
这一举措延续了2025年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的阶段性共识,即双方保留10%的基础关税,暂停追加的24%关税。
① 中美互征的10%基础关税覆盖约3800亿美元贸易额,涉及自行车、半导体、新能源产品等1120类商品,这一税率水平将继续执行;
② 美方原计划追加的24%关税(叠加后总税率34%)再次被搁置;
③ 美方仍保留针对芬太尼类物质的20%“芬太尼税”,但中方未对等加征。“芬太尼税”覆盖电子3C、家居家具、汽车配件、家庭园艺、健身器材、服饰鞋类、户外用品、宠物用品等几乎所有原产于中国的产品。这意味着,一件原本适用10%最惠国税率的服装,叠加20%芬太尼税后,实际税率仍高达30%。
此次90天的关税休战期延长,本质上是中美在“竞争共存”框架下的战术性休战,为双方争取了战略缓冲空间。这一谈判结果对依赖美国市场的跨境卖家提供了短期缓冲,但长期挑战依然严峻。
建议跨境卖家充分利用眼下的缓冲期,加快从以下三大方面进行调整布局:
1)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成为关税波动下的一大难题,不少季节性产品由于清关延误导致库存周转天数延长,无法及时进入市场,错过销售旺季,以至于运输和仓储成本大额增加。卖家既要应对关税波动,又要防止库存积压,平衡难度极大。
海外仓模式在关税波动环境下展现出显著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先囤货,后卖货”的策略,卖家将商品提前批量运到美国仓库,利用“一般贸易关税”代替“小包直邮关税”,可大幅降低关税成本;而且通过海外仓出口的货物还能享受中国海关“9810模式”的离境即退税政策红利,加速资金回笼,缓解资金压力。
易达云科技(深圳)集团是新时代领先的全球人工智能物流技术服务集团,也是中国海外仓上市第一股 02505.HK,在全球布局海外仓60+座,总面积800000+m²,其中,美国40+座,总面积高达600000m²,全面覆盖北美主力市场,通过密集的仓网覆盖,利用智能分仓算法实现订单精准分布,匹配最优渠道,实现淡旺季高效履约,快速降本,有需要的卖家请到索易达云官方公众号或官网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2)市场多元化
在关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凸显,跨境卖家亟需实施全球化布局战略以分散风险。
欧洲电商市场近年来基本保持着正向增长态势,且欧洲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强劲,是广大美区卖家开疆拓土的首选之地。虽然欧洲门槛高,欧盟新规取消150欧元以下商品关税豁免,对直邮到消费者手中的包裹征收每件2欧元的手续费,大幅提高了中小卖家的成本;但借助本土海外仓仍可在欧洲市场找到突破口,欧盟新规对通过欧盟境内仓库配送的包裹仅收取0.5欧元的手续费,建议卖家加速向海外仓模式转型,通过批量清关降低单件关税成本,资金有限的中小卖家,可考虑第三方海外仓或平台提供的仓储解决方案,降低前期投入风险。
东南亚与中东市场的潜力也不容忽视,这些地区不仅人口红利显著、消费升级潜力巨大,而且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政策协同度高,特别是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生效后,亚洲区内供应链重组、关税壁垒降低,将为跨境电商带来新的机遇。
3)优化产品结构
具备技术含量或品牌溢价的商品,如智能穿戴设备、IoT家居产品等,在关税压力下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类产品通常可通过功能创新和体验升级维持较高售价,将关税成本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在关税政策高度波动的背景下,产品升级与品牌建设已经成为高附加值卖家的核心防御手段,建议卖家减少低利润商品比例,增加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如:智能家居、环保材料等。
此次关税展期是跨境卖家的“喘息期”,而非“安全期”,短期需优化成本,中期需布局多元市场,长期则需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型,跨境企业需密切关注谈判进展,灵活调整战略,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把握确定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