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亚马逊Prime Day已圆满落幕!
Adobe数据显示:2025年7月8日-11日期间,美国线上消费总额达24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3%,超出此前预期的28.4%,创下历史新高。
从网购方式来看,53.2%的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购物,高于此前 Adobe预测的52.5%,总支出达128亿美元。
从品类表现来看,服装、电子产品、玩具和电视等类目表现亮眼。和2025年6月相比,儿童服装日均销售额增长250%,家庭安全产品增长185%,冰箱和冷冻柜增长160%;同时,受返校季临近影响,学校用品、宿舍必需品等的日均销售额也分别增长了175%、84%。
(图源:网络)
不过短暂的狂欢过后,不少卖家发现:单量腰斩、广告效率骤降、库存压力激增……面对这些运营压力,该如何应对?该怎样吸引复购保持销售热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Prime Day过后,该如何为下半年旺季打下坚实的基础。
01 全面复盘销售数据
Prime Day带来的除了大量流量,还有庞大的客户数据,不要只盯着GMV总额,还要对以下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分析。
分析流量来源,哪些渠道的引流效果好?哪些登录页面的转化效率高?哪些关键词更能触发消费者点击?
分析产品销量,哪些产品销量可观?哪些产品销量一般?等亚马逊“7天禁促期”过后,针对销量高的产品或品类继续创建相应的营销活动,延续这一热卖趋势;同时卖家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备货策略。
分析影响转化率因素,无论是网站加载速度慢还是结账流程繁杂,又或是产品详情页不够完善,这些影响转化率的因素需要在Prime Day结束之后找出来,并优化解决掉。
分析竞争对手,学习或借鉴同行的做法,比如同行销售的利基、广告系列的投放等。
02 做好售后服务
Prime Day大促带来销量猛增的同时也会带来退换货和差评,据曼哈顿联合公司最新研究显示,亚马逊Prime Day大促后,每年产生的退货商品数量高达7800万件。
对于退换货,建议卖家制定合理快速的退换货流程,优化退换货体验;如因自身或者物流影响购物体验,可适当提供补偿;因为优质的售后服务是稳定店铺评论和评分的关键,也是卖家打造良好口碑的重要手段。
对于客服,快速响应顾客发来的邮件信息,在服务过程中始终保持态度友好,清醒明了地回复问题。
对于差评,要及时了解差评的根本原因,并联系买家提供解决方案,让买家修改或移除差评;若是恶意差评,那就保留截图证据,联系亚马逊Review团队进行申诉。
03 关键词优化
在经历了Prime Day之后,卖家可以先整理出大促期间表现好的关键词,排除无效的关键词。
后续重点监控这些关键词排名,一旦发现排名有下降趋势,及时采取措施稳定排名。
另外,还要关注这些关键词的搜索量和竞争情况,适时调整关键词策略,为后续的销售旺季做准备。
04 库存盘点
Prime Day过后,库存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库存不足,面临断货风险
断货对链接权重影响极大,如果面临断货风险,建议卖家:①收缩广告预算、提高产品价格减缓销售;②预估好断货周期和时间段,在最优的成本内选择尽可能衔接销售周期的物流渠道补货。尽可能避免在Prime Day期间拉起的权重受到断货影响。
怎么判断是否存在断货风险?
可用库存/平均日售 =可售天数
当可售天数<供应商回货时间+头程物流时间+FBA上架时间+风险天数时,说明产品可能出现断售的情况。
2)库存合理,达成预期
建议这类卖家做好节奏过渡,重点关注广告成本的变化,警惕“虚假转化红利期”过后 ACOS 可能出现的暴涨情况,可适度布局长尾词,维持链接热度。
3)库存过剩,未达预期
亚马逊在10月、11月、12 月收取旺季仓储费,建议卖家及时处理滞销库存,否则需要多支付不少仓储费用,可参考以下操作:
√ 直接处理,对价值产品不高、库存量不多的产品,可直接创建移除订单,由亚马逊来销毁。
√ 捆绑、交叉销售,把这些产品作为捆绑销售的附赠品,或者对一些相关联的产品进行交叉销售。
√ 站外引流,折扣促销,对库存较多且有一定受众群体的产品,可以通过站外平台去推,如:Facebook、独立站、邮件营销、短视频等。
05 物流优化
随着在线购物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习惯了便利的购物体验,并且对购物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跨境卖家来说,只有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以及市场份额。而把货物提前备到本地海外仓,消费者下单后直接从本地海外仓发货,可以大大缩短物流时间,提升末端的配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