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铺货等不报关卖家必看!比互联网平台数据报送更炸裂的新规出台!

先智先觉出海合规及增长实战派 1天前

前两天,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一条新规,对跨境电商卖家、跨境物流商、报关行等影响都很大,我们一起来看下:

重点看第7条:

以代理,包括以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方式代理出口货物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应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情况2)。企业未准确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的,应作为自营方式,由该企业承担相应出口金额应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际委托出口方是指出口货物的实际生产销售单位。

说白了,走“买单出口”的跨境电商卖家,要么是报关的企业去承担企业所得税的申报,要么就是实际委托出口方(指卖家)去承担企业所得税的申报。

总之呢,这是国税总局针对“买单出口”乱象出台的一个新规定!

刚好结合这个新规,我们再看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今天给大家解析下:

事情发生在福建莆田,当地五家关联公司——莆田市XXX贸易有限公司,在2022至2023年间,通过虚构跨境电商业务,骗取政府扶持补贴超300万元,更因未申报企业所得税被追缴补税。

通过查证后,很蹊跷的是:其中某顿贸易公司是2022年成立的,当年9月份就能拿到“荔城区商务局拨付的2022年省级推进跨境电商创新提升项目资金补助,51100元”,

2023年5月18日收到荔城区商务局拨付2022年做大跨境电商出口项目资金补助,74.79万元”。

最离谱的是,这家公司2022年企业所得税接近于0申报,增值税出口免税,几乎0纳税,就获得了近80万的补贴最后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近570万元。


其余4家公司也一样,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方式“骗取补贴”,

  • 荔城区某冬贸易公司,2023年5月获得财政奖励资金50.8万元;

  • 某博贸易公司,2023年5月收到荔城区商务局跨境电商出口项目资金补助70万元;

  • 某源贸易公司,2023年5月收到跨境电商出口项目资金补助60.96万元;

  • 某阁贸易有限公司,2023年5月收到荔城区商务局跨境电商出口项目资金补助60.74万元。

  • 以上四家关联公司,都没有按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就在今年3月份,荔城区商务局实在忍不住,直接起诉某顿商贸公司,就关于出口骗取补贴一事,直接告到法院!

当然,很大概率这钱很难追回来,毕竟这都好几年了,该花的都花了,要究其原因就是当时发放补贴究竟如何审核的?这才是关键!


跨境行业乱象:物流内卷下的"买单出口”

当时,莆田多地出台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对"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创新提升"等项目给予财政奖励。

这本是为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利好,却被部分公司钻了空子。

这些企业,其实大部分都不是真实在做出口贸易的企业,几乎所有地址都是挂靠,实际无人办公、也无人员联系方式,更没有仓库。

且先不说为什么莆田区政府会拨款补贴给一个无实际经营地址的企业,而事实上,这场骗补的背后,是跨境电商行业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

首先是物流商的"低价内卷":跨境物流本应是连接国内与海外的"动脉",但近年来行业内卷严重:为抢订单,物流商不断压低价格,利润压缩至"分毫必争"。

操作“买单出口”的物流商不断地内卷价格,让一些“无所谓”“不怕查”的公司来报关走出口免税。

这几家被查的公司22年所谓出口一个亿以上的货物,实际大部分都是跨境中小卖家走“买单出口”的货物;

实际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一是可以有出口数据,还能配合虚构业务骗取补贴更不会主动申报企业所得税——反正"赚一笔是一笔,查到再说"

二是对许多中小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货物能出去"比"合规与否"更重要。他们不在乎业务是否真实,只在乎有没有报关单。

三是报关行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报关是出口的"最后一公里",但部分报关行为了冲业绩,对交易的真实性、企业的资质"不做核查"。

这几家关联企业涉及骗补、欠税,换股东,但现在新规出台后,税局给了一条生路,可以填写实际出口单位;

如果不填实际委托出口的企业,就需要自己承担企业所得税,那这种情况下,卖家很大的概率会被背刺,要么会被认定为没有出口报关,视同内销补增值税;要么就补企业所得税


税务合规是大势所在!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行业高速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政策越来越多,监管也越来越严:

2024年,税务总局明确"跨境电商企业需按规定申报出口货物收入,享受税收优惠需留存完整业务凭证";

2025年,《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进一步要求所有电商平台需向监管部门实时报送交易、物流、支付等全链条数据,杜绝"数据造假";

各地商务部门也升级了补贴审核机制,引入"大数据+实地核查"双验证,业务真实性成为核心门槛。

这意味着对跨境电商企业而言,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里有三点建议:

  • 业务要真实:出口货物需有实际买家、物流轨迹可查,补贴申请材料与业务单据必须一一对应;

  • 税务要规范:收入需全额申报,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需依法缴纳,避免"补税+罚款"的双重损失;

  • 合作要审慎:选择物流、报关等服务商时,需核查其资质,避免因对方违规牵连自身。

莆田这起跨境电商骗补案,从300万骗补到3300万补税,我们可以看到,政策补贴确实是很“香”,但也不是能够用违规操作去获取。

与其抱着侥幸心理"赚快钱",不如扎扎实实做好合规,用真实的业务、规范的运营,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毕竟,真正的跨境电商竞争力,从来不是靠"骗补"来的补贴,而是靠合规经营积累的口碑、资源和市场。

再加上这条规定出来后,跨境卖家走“买单出口”也不安全了!

如果不填实际委托出口的企业,就需要自己承担企业所得税,那这种情况下,卖家很大的概率会被用来买单出口的抬头公司背刺申报,你不知道你发货的时候,被哪家报关行用的抬头公司给申报了数据;

那卖家就会被认定为没有用自己抬头的出口报关,大概率要要视同内销补增值税;以及补企业所得税。

换成你是报关行,你会愿意去承担根本不存在的企业所得税吗?想想都不可能,所以该如何去做,相信有所准备的跨境电商卖家已经开始做好合规的举措了。




卖家之家倡导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未经本站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鉴于第三方在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庞大,如发现本站文章或其它信息可能存在侵权行为, 请将身份、版权等证明文件以及相关质询发送邮件至complain@mjzj.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userInfo.nickName}}
{{userInfo.biography}}
{{staticData.voteUp}} 点赞
{{staticData.favorite}} 收藏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评论
家友评论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comment.user.nickName}} {{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omment.content}}
{{childComment.user.nickName}} {{child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hildComment.content}}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