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牌大卖聚集,湖北跨境电商全面提速!

AMZ123跨境电商 2周前

作者 | 阿飞@AMZ123

声明 | 此文章版权归AMZ123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专栏介绍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跨境电商+产业带”正成为驱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融合我国区域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与跨境电商的数字化能力,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构建起了“中国智造”直达全球市场的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形成逾千个特色产业集聚区,覆盖纺织服饰、智能家居、3C电子、装备制造等多元领域。如珠三角服饰产业带、长三角轻工制品产业带等区域已借助跨境电商新业态实现全球化布局。


作为行业观察者,AMZ123特此发起《产业风口》专栏,聚焦“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致力于为跨境电商从业者及创业者提供涵盖产业集群资源、标杆企业案例、市场适配方案等维度的实战指南,助力企业把握出海机遇。


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 679.7亿元,同比增长 124%;2025年一季度,该板块拉动全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 16.6%,其中武汉江汉区外贸增速高达 86%,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串亮眼数字背后,是一条正在成形的跨境电商出海动脉。


沿江而下,从武汉、襄阳到荆州,湖北正依托制造基础、政策加码与平台布局,快速从“有产业”迈向“有品牌、有生态”,构建起中部地区连接全球的重要出海通道。



随着跨境电商生态持续完善,湖北正逐步形成结构清晰、优势互补的产业带格局。当前,主要呈现“制造优势型”“特色品类型”两类路径,分别在工业制造与地域资源两端发力,支撑起中部地区日益成型的出海通道。



制造优势型:从“代工出口”走向“自主品牌出海”


在湖北黄冈、襄阳等地,依托多年制造积累与稳定供应链体系,传统代工企业正集体从单一的 OEM/ODM 模式升级为更具附加值的自主品牌出海路径,逐步迈入“从制造到品牌”的新增长阶段。


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来自黄冈蕲春的香江电器。AMZ123了解到,这家成立于 2012 年的企业,最初以电热类、电动类小家电的 OEM/ODM 业务切入市场,依托“产研一体+供应链协同”的模式,迅速在海外打开局面,成为沃尔玛、飞利浦等国际品牌的核心代工商2022–2024 年,其营收从 10.97 亿元增长至 15.02 亿元,其中海外销售额占比高达 99.6%。



随着业务体量和市场认知度的提升,香江电器自2016年起布局OBM业务,陆续孵化出威麦丝、Accuteck、艾格丽等自有品牌,并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渠道。


其拳头产品如自动伸缩花园水管、电饭煲、电烤炉等,持续登上亚马逊细分类畅销榜TOP50,多款产品进入销量前十。2025年4月,香江电器正式递交港交所IPO申请,拟将募资用于海外建厂与品牌推广;6月25日,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这一里程碑,也标志着这家“湖北制造”企业正加速迈入全球化、自主化的新阶段。


与之相呼应,襄阳汽配产业也在“制造+出海”的双轮驱动下整体跃升。依托整车、零部件、电池等完整产业链,当地企业正通过出口、设点与技术服务等方式,形成协同出海格局。2025年一季度,襄阳高新区进出口额达26.9亿元,同比增长13.5%;外商直接投资同比激增2432%。


特色品类型:反向出海的内容驱动


如果说制造型产业带代表了湖北的工业能力,那么特色品类型产业带,则展示出湖北原产地资源“借内容出海”的独特路径。


在恩施、神农架、随州等地,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材、农产品正借助直播电商、社媒内容与跨境平台的融合,实现由内向外的“反向拉动式”出海。


以随州香菇为例,这一“传统农业大品类”正通过小罐酱的形式完成产品创新与消费场景重塑,代表企业品源公司打造的“GOODLUCK菇的辣克”香菇辣酱,不仅成功登陆东南亚市场,更在2024年实现品牌自主化出口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香辣风味的“文化潮”。



AMZ123了解到,在海外市场,“GOODLUCK”以“中国红”包装亮相,登陆美国200多家超市及多平台直播间,并通过TikTok等社媒实现“内容+场景”出海:黑人博主以披萨、汉堡、拌面短剧为载体介绍食用方式,“For rice, for noodles, for pizza — just GOODLUCK”成为品牌标志性口号。2024年,该品牌与美国华人商会签下1亿美元出口订单,全面完成从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的跃升。


除随州外,恩施、神农架作为湖北中药材主产区,虽尚未形成大规模出口,但其出海潜力正随着中医文化在全球社媒的爆火而快速提升。TikTok 上关于 #ChineseMedicine(中医)、#Acupuncture(针灸)等话题总播放量已超数十亿次,中医相关内容在全球形成自传播热潮,为中药类产品构建了跨境认知基础。


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对外贸易总额为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4%。其中,保健品出口额达6.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随着“自然健康”理念在海外持续升温,中药材产业正站上内容驱动、文化先行的出海新风口。


事实上,湖北的跨境电商产业带远不止上述提到的两类。在天门、黄石、荆州、宜昌等地,纺织服装、光电子、生物医药、乐器制造等特色集群也在崛起,构成更具层次感的“多点开花”出海版图。




打铁还需自身硬,湖北跨境电商起势快,既有产业底盘撑得住,也有平台、政策、载体、人才多管齐下,合力托举出海新高地。


平台加码,区域节点加速成型


近年来,速卖通、亚马逊、eBay、野莓等头部平台在湖北相继设立产业园、服务中心和孵化基地,看似是平台下沉,实则是湖北产业的“向上跃迁”。


一方面,平台的本地布局将原本抽象的标准、工具和方法具体化为可触达的服务体系,使湖北企业在制造优势之外,逐步掌握产品运营与市场节奏,实现从“能生产”向“能出海”的转变。


以速卖通为例,其在武汉设立的华中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自2024年落地以来已带动本地企业年销售额超30亿元,年GMV超过100万人民币的武汉新锐企业更是超过1000家。园区通过运营培训、政策辅导与综合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对接全球市场,成为武汉“出海人”的重要聚集地。


而野莓(Wildberries)则为湖北企业打通了通往俄罗斯及东欧的跨境新通道。2025年5月,该平台在武汉江夏设立商家服务中心及孵化基地,围绕平台规则、数据工具、后台审核等提供全流程支持,计划年内引入超3000家企业入驻,打造“内容驱动+区域集聚”的俄语圈跨境新生态。


另一方面,平台的“本地化落地”也带动了周边生态的同步生长:选品机构、代运营公司、直播服务商、SaaS工具商等加速在武汉等地集聚,初步形成“平台—卖家—服务商”三位一体的功能闭环。这种“平台带服务”的机制,正让湖北从“工厂供应地”向“平台节点地”演进,推动其在全国跨境版图中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与辐射能力。


政策加持,跨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策是产业带跃升的深层动力。近年来,湖北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带”持续发力,构建起以制度创新、园区建设、资金扶持和通道保障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武汉、襄阳、宜昌、黄石、鄂州等地相继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叠加自贸试验区红利,在通关、退税、外汇、物流等核心环节提供系统性便利,为产业带“出得去”夯实制度基础。


2025年,湖北又将“跨境电商+产业带”确立为内外贸一体化重点方向,加快综试区平台建设、省级产业园布局,并推动打造全国一流综合保税区,发展“保税+加工、研发、维修、电商”等多元功能,加速释放跨境电商的外延空间。


在政策牵引下,各地配套载体亦在加快落地:东湖综保区以“出口+研发+平台”机制推动科技型企业高效通关退税;襄阳专项基金聚焦汽配企业仓储与品牌化出海;孝感依托服装产业带发展“工厂直供+跨境”模式;鄂州则借助花湖机场与顺丰合作打造高效空运网络等。



多点联动下,正在为湖北跨境电商产业带提供坚实底座,也为其下一阶段的加速扩张蓄积动能。


人才集聚,“武汉为核”产业支点日益稳固


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人做生意”,人在哪里,产业的重心就会指向哪里。当前,湖北尤其是武汉,正因人才集聚效应加速显现,成为中部跨境电商的重要支点。


一方面,武汉高校密集,每年输送大量外语、电商、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为省内各地跨境产业带提供了稳定且专业的人力支持。从黄冈小家电、襄阳汽配,到随州香菇、仙桃无纺布,不少产业带企业将产品设计、品牌运营、客服支持等职能设在武汉,逐步形成“产业在地、运营在城”的布局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生态不断完善,一批原本在外打拼的湖北卖家也加速回流,将武汉视作创业再出发的新起点。在成本、资源与生活质量兼顾的比较优势下,人才回流正成为本土企业“扎根发芽”的关键动因。


说到底,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产业带才能拧得紧、扛得稳、冲得快。这股“人气”正是湖北跨境电商底盘越来越稳、势头越来越猛的真正底气。



当前,湖北已走出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跨境大卖。以武汉佳诺实业为例,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年轻企业,依托创始人在渔具行业多年的经验积累,迅速在国际站渔网类目中跻身头部。2023年,佳诺抓住速卖通“全托管”模式红利,调整产品结构,从大体积的渔网转向更适合C端销售的鱼饵和钓具,首月即实现破万美元销售额,复购率高达25%。


目前,佳诺已将市场从非洲拓展至欧美、中东、拉美,逐步跑出“B端起家—C端起量—小B稳单”的品牌成长路径。


而在母婴电子赛道,聚智科技则展现了“平台深耕+品牌进阶”的另一种路径。公司前身为2005年成立的深圳倍耐特,2018年起将制造重心布局湖北,2023年在武汉设立分部,全面负责旗下“HelloBaby”婴儿监护器的生产与运营。


凭借多年技术积累,聚智科技自2008年起专注研发无线音视频婴儿监护器,并于2016年入驻亚马逊平台,产品功能涵盖远程监控、双向通话等,在欧美市场逐渐站稳脚跟。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营收达3.49亿元,线上渠道占比超过九成。其中在美国婴儿监护器线上出口中市占率达36.5%,稳居亚马逊同品类第一梯队。2025年初,聚智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迈出品牌化国际扩张关键一步。


但从全局来看,这类成功案例仍属少数,湖北整体仍面临三重结构性瓶颈。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起盘难”、品牌化转型慢。AMZ123了解到,湖北大量的产业带企业仍以机械代工或原料供应为主,虽然产能充足,但长期依赖B端订单,缺乏直接触达C端市场的能力。以襄阳汽配为例,企业多擅长对接海外集成商,却鲜少构建独立品牌,缺运营团队,更缺用户思维,品牌意识和溢价能力整体偏弱。


与此同时,湖北跨境电商的品类结构也较为单一,优势主要集中在汽配、小家电等传统制造领域,而在3C、美妆、居家生活等主流电商赛道中仍处于“空白”或“弱渗透”状态。


产业间协同不够、上下游融合度偏低,产品结构缺乏弹性,一旦国际市场风向变化,抗风险能力较为脆弱。


此外,区域发展不均也是制约因素之一。武汉、襄阳虽已形成成熟配套,但在孝感、荆州、仙桃等二三线城市,仓储物流、平台辅导、电商服务等生态支撑仍存在明显断档。像仙桃无纺布虽具备出口体量,却难以独立支撑跨境品牌成长路径,整个产业带还未真正跑通“从制造到品牌”的闭环。


这三重掣肘,不仅是产业发展初期的“成长之痛”,更是湖北跨境电商想要实现全面跃升必须正视的现实门槛。




AMZ123简评


目前,湖北跨境电商已跑通了从“基础制造”到“生态构建”的上升路径,正处在由“量变”向“质变”的关键节点。


未来能否真正从区域高地跃升为全国样本,关键在于是否能穿透短板、打通堵点,让更多中小企业跑得起来、更多产业带串得起来、更多品牌走得出去。


当跨境浪潮奔涌向前,湖北这条“中部航道”仍在提速换挡,留给后来者的窗口,已经不多。


卖家之家倡导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未经本站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鉴于第三方在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庞大,如发现本站文章或其它信息可能存在侵权行为, 请将身份、版权等证明文件以及相关质询发送邮件至complain@mjzj.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userInfo.nickName}}
{{userInfo.biography}}
{{staticData.voteUp}} 点赞
{{staticData.favorite}} 收藏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评论
家友评论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comment.user.nickName}} {{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omment.content}}
{{childComment.user.nickName}} {{child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hildComment.content}}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