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在俄罗斯消费者中,仅有 24.2% 的人声称自己从未冲动下单,而其余大部分受访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计划外冲动购物行为。其中,15.3% 的人经常自发购物,20% 表示“极其频繁”地进行计划外购买,40.4% 称偶尔会有此类行为。这表明冲动购物几乎已成为俄罗斯消费者网购过程中的常态,其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者在面对网络购物的便捷性、丰富性以及各种促销手段时,难以抑制的购买冲动。
家居与服装:冲动消费的热门品类
在所有计划外购物品类中,家居用品以 45.9% 的占比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服装(45.4%)。这两个品类的高占比并非偶然。家居用品方面,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看到某个装饰品、家具或家居小工具的广告或推荐,而突然产生购买的欲望。网络平台上的家居用品展示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能够激发消费者对于改善家居环境的想象和冲动。例如,一款设计独特的抱枕、一套色彩鲜艳的餐具,都可能让消费者在瞬间觉得这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必需品,从而下单购买。
服装品类的高冲动购买率则与时尚潮流的快速变化、网络平台的个性化推荐以及消费者对于自我形象的关注密切相关。时尚博主的穿搭分享、电商平台的流行趋势推送,都会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自己未曾想过但又觉得非常吸引人的服装款式。而且,服装的购买往往伴随着一种即时的满足感和自我表达的欲望,消费者可能会因为看到一件衣服的图片或视频展示而想象自己穿上它的样子,进而冲动地将其加入购物车并完成购买。
消费者情绪与冲动购物的关系
尽管计划外消费在俄罗斯消费者中广泛存在,但购物带来的愉悦感却并非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15.7% 的受访者表示从未从购物中获得乐趣,仅 26.4% 的人表示购物总能带来良好情绪,另有 32.2% 称仅偶尔感到愉快。这说明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冲动购物并非完全是一种基于快乐的消费行为,而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广告的诱导、社交比较的压力等。而且,冲动购物后的后悔情绪也较为常见,约 18.9% 的人表示经常后悔在市场平台上的冲动购买,29.5% 的人偶尔后悔。这种后悔情绪可能源于消费者在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商品并非真正需要,或者价格过高,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负担。
对冲动购物后果的认知与反思
调查还发现,19.7% 的俄罗斯人认为“购物成瘾”是严重问题,而 46.3% 的受访者则坦言从未认真思考过计划外购物的后果。这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对于冲动购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冲动购物不仅可能导致消费者过度消费,增加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个人的财务规划和生活质量。而那些从未认真思考过后果的消费者,可能更容易陷入冲动购物的循环之中,难以自拔。
从时间分布来看,34.7% 的俄罗斯人表示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上网浏览市场平台。这表明空闲时间是消费者容易产生冲动购物的重要时段,因为在没有其他活动安排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容易受到网络购物平台的吸引,从而陷入浏览商品、下单购买的循环之中。此外,27.3% 的人通常在晚上下班后逛平台,17.1% 习惯于睡前浏览,14.4% 则在早晨出门前查看商品。这些时间段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如晚上下班后和睡前,人们通常处于放松状态,心理防线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购物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冲动购买;而早晨出门前,人们可能在匆忙之中看到某个商品而迅速下单,事后又可能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