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包裹免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2:01开始,取消对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此后,从中国通过国际邮政系统向美国寄送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货物将被征收关税。
具体来看,通过非邮政渠道(如商业快递)入境的包裹,需缴纳全额关税及税费;通过邮政渠道入境的包裹,需缴纳 30% 关税或每件 25 美元(2025年6月1日后增至50美元),所有包裹需提交完整装运信息,物流商需预存保证金并定期向海关汇缴税款。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了最新的“对等关税”政策,将于4月9日凌晨生效。其中对中国征收34%的关税,日本面临24%的关税,欧盟20%,越南46%,英国仅为10%,柬埔寨49%,中国台湾32%,日本24%,南非30%,印度26%,韩国25%,泰国36%,瑞士31%,印尼32%,马来西亚24%。
长期来看,若关税上涨,跨境电商行业可能加速向海外仓、本土化运营等模式转型。此前有专家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提出应对措施,如本土化运营、多渠道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定价策略、建立品牌优势等。
二、特朗普关税引起连锁反应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5日报道,美国选民因看好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而选他当总统,但一项最新民调发现,特朗普上任后大规模推动加征关税,导致美国选民对他的信心如今正逐渐转为质疑,人们担忧经济下滑而通货膨胀冲高。
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的家电、汽车等各类商品或将全面涨价,美国消费者开启 “囤货模式”,中国品牌电视机、日用品等成为抢购焦点,汽油、杂货等必需品及家具、电器等耐用品也因不同原因出现抢购现象。
4月5日至7日,全美爆发以 “住手!” 为口号的抗议活动,覆盖 50
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这场关税也加剧了成本飙升的。从4月起,美线货代集体涨价,部分航线涨幅近乎 70%,40 英尺集装箱的运价更是攀升至 5400 美元。导致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其次,需求出现激增。进口商为躲避关税,纷纷提前备货,这使得美线货运需求在短期内急剧膨胀。这一行为严重挤占了美线的运力资源。再者,船公司的策略因素也不容小觑。马士基、达飞等头部企业利用市场恐慌情绪,抱团涨价。部分航线甚至通过 “停航保价” 的手段,人为制造运力短缺的局面。最后,成本上升也是关键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每吨上调 230 元,这直接推高了运输成本,进一步加剧了跨境卖家成本的上升。
随着成本的不断攀升,而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卖家的利润空间将被逐渐压缩,对于卖家来说,长期经营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这片困境中寻得生机,成为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