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美国对中国再次加征10%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打算运用他特别喜爱的经济手段——关税政策,来重新塑造美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对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特朗普宣称,针对其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的政策会按预定计划于3月4日开始生效。
在中国方面:在2月4日已经征收10%关税的基础上,当天又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算上之前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额外关税,关税加征幅度已经达到20%。
全面加征25%关税的情况:从2025年3月4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统一征收25%的关税,并且取消之前对部分国家(像加拿大、墨西哥的免税配额)的豁免政策。这一举措涵盖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铝产品,包括之前税率为10%的铝制品。
此外,特朗普还在筹划对进口汽车征收新税,预计4月左右实施。
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最新统计,调整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将超过20%。结合去年已实施的关税措施,部分机电产品和日常消费品的综合税率跟2018年之前相比几乎增长了三倍。
很多卖家都表示,关税变化太频繁,变得太快了。
尤其是这次加征10%关税真的很严厉,有卖家计算过:目前已经累计加征的20%关税,再加上之前301调查的25%关税(未豁免),对中国商品至少加征了45%的关税,而钢铝产品作为重灾区,关税更是达到了70%。
这种逐步升级的关税加征策略,对于本就面临很多挑战的跨境电商行业来说,无疑是让情况变得更糟,会直接使卖家们的运营成本提高,进而可能造成终端商品价格上涨,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甚至还会影响到供应链……
这种市场动荡不是短期的情况,卖家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来应对挑战。特别是中小卖家,更应该加快海外仓的布局,采用“提前清关”策略来避免潜在的关税风险。
Amazon
对中国卖家的影响
这种逐步升级的关税加征策略,对本就面临诸多挑战的跨境电商行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1.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压缩
•新增10%关税叠加原有25%关税,部分商品综合税率高达35%。例如,单价100元的商品,关税成本从0元增至20元,若无法转嫁消费者,卖家需自行承担成本。
•免税政策取消后,依赖小额包裹的快时尚平台(如SHEIN、Temu)成本显著增加,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2.市场竞争格局改变
•中小卖家因成本压力可能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提高,具备供应链优势和品牌溢价能力的企业将占据更大份额。
•美国本土卖家及通过第三国中转的竞争者(如墨西哥、东南亚)可能抢占市场。
3.物流与供应链挑战加剧
•清关时间延长导致库存积压或断货风险,影响消费者体验。
•物流成本上升,部分卖家转向海运或海外仓模式以降低成本。
4.价格竞争力削弱
•即使不涨价,中国商品的低价优势被削弱;若涨价则可能丧失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Amazon
卖家的应对策略
这种市场动荡并非短期现象,卖家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应对挑战。
1.优化供应链与物流
•转向海外仓备货:利用海外仓缩短配送时效,规避关税风险(如Temu吸引在美有库存的卖家入驻)。
•物流组合优化:采用海运替代空运降低成本,选择合规物流合作伙伴。
2.调整定价与销售策略
•分阶段涨价:逐步提高售价以减少销量波动,或通过捆绑销售、套餐促销提升附加值。
•精准成本核算:重新评估关税对利润率的影响,制定灵活定价策略。
3.多元化市场布局
•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美国依赖,开拓欧洲、中东、东南亚等未加征关税的市场。
•第三国中转:通过墨西哥、加拿大等对美低关税国家进行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