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根据相关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议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收取最高达150万美元的费用,作为其对中国对全球造船、海事和物流部门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的调查的一部分。
提案背景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以中国在全球造船、海事和物流部门的“主导地位”为由,提议对中国船舶进入美国港口征收高额费用。
拟新增的海运服务收费标准
针对中国海运运营商:
每艘船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最高收取100万美元;或按船舶净吨位,每净吨收取1000美元。
针对拥有中国建造船舶船队的海运运营商:
根据运营商船队中中国建造船舶的占比收费:占比超50%,单航次收费最高150万美元;25%-50%,收费75万美元;0%-25%,收费50万美元。
针对有中国船舶预期订单的海运运营商:
若运营商在未来24个月内从中国船厂订购或预期交付的船舶占比达到或超过50%,单航次收费100万美元;25%-50%收费75万美元;0%-25%收费50万美元。
若运营商在未来24个月内的总订单中,25%或更多船舶来自中国船厂,每艘船舶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时,运营商将被收取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
使用美国建造船舶的海运服务收费减免:
对于本节所述运营商的海运服务额外收费,如果运营商通过美国建造的船舶提供国际海运服务,每次该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可退还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该海运服务费政策目前仍处于提案阶段,尚未进入正式实施程序。
可能带来的影响
航运企业成本转嫁:航运企业可能会将新增成本转嫁给客户,这将使跨境卖家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尤其是在已有关税压力的情况下,运费上涨可能导致其在价格上举步维艰。
此外,这种成本转嫁机制还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动荡:为规避高额费用,航运公司或被迫调整航线,以减少中国建造船舶的使用频率。而运力的下降必然会导致供需失衡,进而推高运费。这一连锁反应就像是多米诺骨牌倒塌一般,波及的不仅是航运公司本身,甚至会扩展到全球物流体系,影响到商品价格、运输时效,乃至全球贸易的流动性;海外仓模式:成为卖家应对政策风险的重要选择,具有降低关税成本、提升物流时效等优势。
解决手段:
政策动荡不定,多平台布局、拓展美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如俄罗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拓展到OZON、沃尔玛、等支持海外仓发货的电商平台。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做好资源分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