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年巨亏 招商难挽颓势
其实近年来,Catch的财务状况呈持续恶化趋势:
2022年,Catch亏损8800万澳元;
2023年,亏损扩大至1.63亿澳元;
2024年,亏损仍高达9600万澳元。
在整个Wesfarmers集团税后利润高达26亿澳元的背景下,Catch的亏损显得尤为突出。此外,Catch还将在2024-2025财年上半年报告约4000万澳元的税前运营亏损。
Wesfarmers将Catch的财务困境归咎于在线零售业竞争的加剧。
近年来,澳大利亚电商市场迎来了包括Temu、Shein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对手凭借其全球规模和技术优势,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广泛的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挤压Catch的市场份额。
为了应对困境,Catch也曾尝试通过招商等方式扭转局面。特别是在2024年,Catch大张旗鼓地招商,重点瞄准中国卖家。但由于入驻门槛较高,仅吸引了200多家中国卖家入驻,远不及亚马逊或沃尔玛等平台。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Catch平台面临高额运营成本挑战,尤其聚焦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其履约中心的运营和维护,涵盖仓储、物流和技术支持等关键环节,均需大量资金投入。
与此同时,Catch的物流模式在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存在短板,配送成本受多种因素如距离、方式和规模影响显著,致使物流成本高昂。在市场营销层面,尽管广告支出不菲,却未能有效促进销售增长,营销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重了平台的财务负担,使其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盈利艰难。
Catch即将关停 常见问题Q&A:
Catch平台的突然关闭消息震惊了许多澳洲消费者,毕竟它曾是无数人信赖的购物平台。“怎么会这样,我的床垫还是Catch买的。”

在全球商业领域,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实体,业务关闭或破产事件已成常态。
去年12月,美国家居连锁巨头The Container Store申请破产保护,面临亏损和现金流短缺,与塔吉特、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重组期间,该公司在第11章保护下继续运营。而美国派对用品零售领头羊Party City也宣布即将关闭所有门店,结束其近40年的辉煌历程。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白热化的价格战,一些企业未能及时调整战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有的因资金链管理不善,无法支撑庞大的运营成本;有的因产品质量或客户服务不足,导致口碑下滑,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2025年,市场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此类事件不仅为行业敲响警钟,更让业内深刻认识到跨境电商平台竞争的残酷和复杂。
来源:跨境电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