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解亚马逊A10算法

仙人掌跨境 10/17/2022

优秀的玩家在玩一款游戏之前会先弄清楚游戏规则,今天阿奇就来为卖家朋友们解析一下亚马逊的游戏规则,就是A10算法



A10算法可能部分朋友还比较陌生

2020年,亚马逊将A9算法升级成了A10算法,亚马逊依然秉承着以客户为核心的理念,A10算法对比A9算法主要区别是加入了地理排名等因素的判断,这个我们待会会讲到

好,首先让我们记住这张图,这是杰夫·贝佐斯在2001年画在餐巾纸上的一个模型,叫做增长飞轮模型,大家记住这张图,这张图展示了亚马逊商业帝国的本质-增长


那这张图和A10算法的关系是什么呢?


我刚才有提到过亚马逊的企业文化“以客户为核心”;那么,我的理解翻译成白话就是:亚马逊的A10算法就是优先展示当前买家最容易下单的那个产品,而不是卖家极力推销的产品


  让我们回到增长飞轮图:A10算法提升了用户体验,实现了销售增长,同时带来了更多卖家,更多的卖家丰富了产品种类,亚马逊用规模化降低了成本,这就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所以,当这几个飞轮像齿轮一样互相咬合在一起时,就会互相推动,飞速转动,最终推动亚马逊帝国的迅猛增长

好的我们回到A10算法的解析中来


其实,在买家打开AMAZON,决定搜索哪个产品之前,A10算法就已经开始运作了。AMAZON通过浏览器cookies分析了大量数据,观察买家过往浏览习惯和购买习惯,决定展示哪些搜索结果


      这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销售表现排名:分两块,一是近期销售数据-就是我们常说的BSR大类排名,二是历史销售数据,所以我们在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到一些近期销量很好的新品,同时也有历史销售表现不错的老产品


2)地理位置排名:亚马逊一直有收录用户画像的习惯,现在还加入了一条:地理位置排名;打个比方,你的产品在美国出售,大部分的产品都销往了德州,那么德州的买家在符合该产品用户画像的前提下,亚马逊会优先向这位买家展示你的产品


3)点击率:点击率是你listing访客总量和展示总量的比值,如果一款新产品的点击率足够高,那么亚马逊会在短期内提升你的展示次数,因为亚马逊认为你的产品一定在图片、标题或者价格上有吸引买家的地方

4)转化率:转化率是你listing销量和访客总量的比值,如果一款产品的转化率足够高,亚马逊也会不断提升这款产品的展示次数,让这个产品获得更多流量


5)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当产品大幅降价的时候,listing会获得更多流量,亚马逊产品设置的价格会极大地影响你的展示率、点击率以及转化率;所以,掌握了战略和竞争性的定价以后,你将会从中受益


6)星级:不难发现,亚马逊排名在前面的基本上Rating都是四星以上的,如果你的分数低于或等于3.7,那么在亚马逊显示的是三星半,根据过往对美国消费者的调研,三星半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已经是一个很低的分数了


7)站外流量:这个很容易理解,毕竟亚马逊每年也会在Google等大平台投入过亿的广告费来购买流量,如果有人能为他们在站外引入外部流量,他们很乐于看到有人这么做

8)库存:当你库存不足的时候,亚马逊会认为你的产品已经无法承接并转化足够多的流量,因此会适当减少对你产品的展示


9)卖家权重:虽然亚马逊一直是一个轻店铺概念的平台,但是店铺的各项指标如:Feedback、订单缺陷和退货率、A-to-Z 、侵权及触犯亚马逊条例的行为等等。因为刚才有说到:亚马逊的企业文化就是“以客户为核心”;因此亚马逊十分重视顾客的消费体验。


10)产品详情页:当你为产品创建A+页面后,A+页面的内容可以被亚马逊收录,成为你的流量来源之一,同理的还有QA及Review当中的关键词。



最后,总结一下:


A10算法的更新中,算法就是优先展示当前买家最容易下单的那个产品,而不是卖家极力推销的产品


当然,这同时就意味着PPC广告的权重会低于旧算法

卖家之家倡导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未经本站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鉴于第三方在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庞大,如发现本站文章或其它信息可能存在侵权行为, 请将身份、版权等证明文件以及相关质询发送邮件至complain@mjzj.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userInfo.nickName}}
{{userInfo.biography}}
{{staticData.voteUp}} 点赞
{{staticData.favorite}} 收藏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评论
家友评论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comment.user.nickName}} {{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omment.content}}
{{childComment.user.nickName}} {{child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hildComment.content}}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