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指尖绝技”被TikTok网友围观:短视频平台为非遗带来的不仅仅是流量

TikTok小喇叭 06/13/2022

最近,一段特殊的陶艺视频在TikTok上走红。仅手指大小的拉坯机上,安徽籍的陶艺师傅用指尖把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陶泥推出形状,再用竹签、镊子等工具细细雕琢出一枚高约1厘米的微型花瓶,最后用毛笔为瓶身上色。指尖上的工艺之精巧,每个动作都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这支视频在TikTok上吸引了4500万播放量,420万点赞。TikTok网友惊呼:“这是我在TikTok上见过的最稳的手”、“太可爱了,像是巧克力,把我看饿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迷你的花瓶,太惊人了!”


微陶工艺在TikTok上受到海外网友欢迎(图片来自TikTok)



其实,类似“指尖绝技”在短视频平台被海外网友围观并不是个别现象。6月8日,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以TikTok为主要数据分析源,发布《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TikTok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视频播放总量目前已超过308亿次。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手艺人制作“指尖绝技”微型陶瓷的视频在TikTok播放量已经超过1.5亿。此外,诸如非遗中的榫卯和针灸相关内容的走红,刷新了海外网友对中国传统力学、数学、美学、哲学和医学等认知。


在刷新海外网友对中国非遗等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TikTok更是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曾几何时,在一些外国人眼里,中国缺少“工匠精神”,而实际上,我们过去也确实没有对提高“工匠精神”认知加以重视,尽管我们从来不缺少“工匠精神”。“指尖绝技”等非遗项目在制作和表演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也感染着无数海外网友,在评论和转发留言中,类似“中国匠人”、“艺术品”、“匠人精神”等词汇不断出现。我们相信,随着非遗等中国传统文化在TikTok等短视频平台广泛且深入的传播,海外网友对中国“工匠精神”的认识只会越来越深刻,同时,也随着充分展现着中国“工匠精神”的产品越来越多且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工匠精神”也必将被国际社会认可。


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报告》显示,武术、太极等非遗项目在TikTok视频播放量达到了222亿,春节民俗播放量达到了46亿,木兰传说播放量达到了27亿,京剧等中国传统戏剧播放量达到了3.3亿……在TikTok上,曾经一直处于生存与发展困境的非遗等传统文化项目实现了“跨界”传播与传承,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有了新的活力、广阔的舞台和市场。


从这几个方面意义上来看,TikTok等短视频平台为非遗等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流量,也带来了中国“工匠精神”在世界各地的充分展示,并为非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来源:合肥在线


卖家之家倡导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未经本站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鉴于第三方在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庞大,如发现本站文章或其它信息可能存在侵权行为, 请将身份、版权等证明文件以及相关质询发送邮件至complain@mjzj.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userInfo.nickName}}
{{userInfo.biography}}
{{staticData.voteUp}} 点赞
{{staticData.favorite}} 收藏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评论
家友评论 ({{commentGroup.commentAmount}})
{{comment.user.nickName}} {{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omment.content}}
{{childComment.user.nickName}} {{childComment.dateTime.timeKindString}}
{{childComment.content}}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