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hone 4 s 火得一塌糊涂的那会,我自以为找到了一个能够快速打爆市场的产品:手机消毒器!
是的,你没看错,是手机消毒器。
这个产品的主要原理是紫外线消毒。其实有没有效果,谁也不知道。
我当初为什么看上这样的一个产品的?
那个时候苹果为首的智能手机已经统领天下了,像现在这样,很多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但绝对不能没有手机。
苹果手机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宣示大部分的人都会成为手机的奴隶。这个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时代的趋势。
我当时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一个想法?
是因为在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了宿舍的人上厕所的时候都要急急忙忙的找自己手机,再拿上卫生纸上厕所。
上完厕所了之后,每个人都会洗手,但是手机从来没人洗过,不论是上完厕所后,还是在吃饭前。所以我就萌生了去找一款手机消毒器的想法,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深圳什么产品找不到~~~)。
找到那个手机消毒器的时候激动得呀,简直像自己中了500万福利彩那样,觉得自己即将要拯救世界了,这个产品一定可以在市场横扫天下,自己马上就要凭这个产品发大财了。
为了急速抢占试市场,我火急火燎的去厂家看了产品,并当场就采购了几十台回来。
还马上做了个推广的方案:针对白领以上阶层。
为什么这么做呢?
当时想的是高收入人群才会比较关注卫生健康这些东西,白领人群收入不低,出入写字楼、酒店什么的也是高端场所,应该会比较关注个人卫生、健康这些问题的。
还给自己做了一套推广的文案,大意是宣传每天在使用的手机细菌很多,我们每天除了睡觉的时候都在用,上厕所的时候玩手机,吃饭的时候也玩手机(现在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了),边玩手机边吃饭,很容易就把细菌吃紧肚子里面,诸如之类的文案,中英文都做了,还让人做了个使用的推广视频。
准备上面的东西之后,就准备自己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信心爆棚的去推广,分别在淘宝和eBay、速卖通这些国内外的电商平台上listing,还在社交媒体、论坛这些渠道到处做推广,每天都自己给自己打鸡血去做推广。
我现在都挺佩服那个时候的自己的,说干就干。
结果,零零散散的才卖出了几十个,还被退货了十几个,后面进货的那一批一百多个都卖不动。在推广的过程中又不断的被人拉黑,年轻傲娇的心不断的备受打击,那个时候想我是为你们的健康送福利,怎么能这么不领情呢,😆哈哈。
后面单位的工作忙了起来,推广也没那么勤快了,就完全卖不动了,连问的人都没有,平台上的排名也根本就搜不到,干了一个月,自己算了一下,亏了一千多,就没信心继续做了。
2
早几天无意当中刷到了一个旧新闻,题目是这样的:这个东西比厕所还脏,而你还每天拿着它吃饭~~~。
就好奇点了进去,我靠,原来说的是手机啊,那文章的写法不就是我当年写的那个框架吗?😆
先是惊吓性的标题吸引人点击,然后在文章的架构跟上面我写的一样,每天除了睡觉都在用,上厕所也玩,吃饭也玩,全是细菌,还配了张手机屏幕上的细菌和马桶的细菌对比图,然后就是描述手机细菌多的种种危害,尤其家里有小孩的,最后警醒说要每天进行手机消毒,应该用哪种消毒方式,最后是附上一个手机消毒器的购买链接。
看完了那篇文章之后,有一中恍惚感,这文章不就是我自己当年写的嘛,怎么跑这里来了???
哈哈哈。
我马上跑去淘宝天猫看了一下,以为这产品到今天火爆了。一搜,这产品还是鸡肋,销量也不怎么样,大部分都还是刷上去的,很多评论一看就知道假的。
为什么理念这么好的一款产品,终究不能像移动电源、手机壳、手机膜那样打开市场呢?
最主要的一点,目前还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哪些病菌是从手机上进入到人体的。
细菌这东西,明眼也看不到,大家觉得自己手机不脏就行,脏了顶多就拿块抹布擦一下。
第二,关键是谁也不知道你这个消毒的玩意有没有用。消毒碗柜至少是高温,你这玩意就用个紫外线照射一下,鬼知道你有没有效果。
心理暗示对于销售很重要。
其实这个产品的市场应该针对带小宝宝的妈妈们这个群体,从小孩抵抗力弱、妈妈们经常会无意中把手机给到宝宝们接触,有可能会感染上细菌病毒等等。再赠送一个细菌检查的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毕竟中国人口那么多,就算是一个很冷门的产品,也有很多人是热衷追捧的。
不过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市场,不要去用你自以为是的想法去做开发,否则会死得很惨。
3
职场也是,不要总是用你一直自以为是的职场观去对待你的职业。
B2B小组有个实习生跑来我这里指责她的主管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本事,只懂得发号司令,工作上的任务时时变,业务上还不懂,只会把别人公众号上的文章发给大家学习。
越级指责自己顶头上司是职场大忌,无论你多么有道理。你可以引导更高级别的领导去发现你部门领导的问题,但不能越级。
那位同事不明白一点,她的上司再没本事,目前也是她的上司,你直接否定了自己的上司,那就是直接打脸老板。
尤其是你在单位还没站稳脚跟的情况下,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别人有没本事,不是你该操心的事。
当然,我也表个姿态,答应她去找她主管谈,会改正。
事实上也谈了一下,但我不会去干预。实在做不好的,到时一起换了就是,她那个主管如果没点本事,也不会一直能够坐稳那个位置。
关键是,作为管理层,你更加不应该去越级,你要相信你下面的人能力处理好,否则意义何在?
这个事不是没有先例。以前没经验,成立了新部门,提拔了个新主管,招了一批实习生,结果实习生都傲气啊,结盟到总经办去投诉新任主管。大老板没办法,为了平息众怒,只好把那个主管给开了,但后面那帮一起投诉的一个也留不下来,一个个最后还是走了。
一个连自己直接上司都不尊重的人,能指望他们去尊重整个公司的规章制度?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利益中心的,作为管理层,无论是哪个级别,都不要指望你的下属能够彻底的忠诚于你,人最忠诚的就只有利益。
4
以前我只是觉得地产中介、保险、服务员这些职业人员流动才会很频繁,自从做了跨境电商这个行业之后,才知道这个行业人员流动也是高得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电商这个行业的属性注定了是很多创业者所热衷的行业,毕竟准入门槛低,几万块就可以开个小公司自己做老板。私人小公司,各方面的制度自然很不完善,福利跟正规的大企业相比,也会差很多,唯一能相比的,可能就是业绩压力了吧。
这些属性都注定了小企业的人员会流动的很频繁,尤其是在公司看不到希望,每个月只能领一份死工资的情况下。
现在的很多小公司老板,还期望用给员工话画大饼的方法去留住业务,这个是最蠢的方法。
最有效的方法不外是高薪。
除了钱,什么都不要和你的员工谈。因为你的理想再大,也是你个人的事,打工的,不就是每个月想多挣几千几万的。
前老板想通过去学校招大量实习生去铺货的方式去做,想把坂田五虎的那个模式给学习过来,
铺货的方式其实也有效的,我们当前Walmart、wish、eBay、aliexpress这些平台都是通过海量的SKU去获取订单,虽然也会有优化,但指导思想还是铺货,大量的关键词去霸占更多的流量。
我不建议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人上面,既然这个方式是有效的,不如趁早把这钱投入到ERP的研发中去。
人的不可控制因素太多了,夫妻都会离婚,培养好的员工离职不是分分钟的事。
如果现在作为跨境电商的你,核心技能还只是会铺货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好好的学习一下别的技能,学好内容营销,会SEO在目前是越来越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