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上,店铺的概念是很弱的,虽然每个卖家都有店铺,但从亚马逊系统的算法层面上来看,平台并没有给店铺过多的流量和支持,如果再而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大部分亚马逊用户的认知是“从亚马逊这个大商超里买了一件物品”,至于这件物品的卖家是谁,消费者并不关心。正是基于此,“重产品,轻店铺”就成了亚马逊的一个典型特征。
关联流量应该是亚马逊站内流量来源里最大的一块,一个产品可以无限延续扩展,不断的出现关联或者互补产品,大家随便打开一个listing,都可以看到以下页面:
这些流量入口分别是以下四种的其中三种: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FBT,组合购买),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看了又看),Customers who viewed this item also viewed(买了又买),新品一般是没有FBT这项的。都是可以免费获取的!但是Sponsored products related to this item (广告)则是需要投入广告费用。
这些关联流量对每一方都是有利的,① 增加了卖家产品曝光的几率;② 给买家多样化的选择,避免用户流失到其他平台;③ 亚马逊自己增加了广告收入。
关联流量针对的消费者精准,所以转化率高,当你的产品与爆款关联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流量,所以大家都想与爆款关联,如果竞争对手的产品出现在你页面的关联流量中,也会抢走你的流量,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尽可能的抢占别人的流量入口。
如何获取这些流量? 可以采用以下3种常见的方法。
1、CPC 广告投入法
对于投放站内广告尤其是自动型广告的产品,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将其匹配到相关的产品页面,对于投放自动广告的卖家来说,意味着多了一个从别人页面导流的入口。你打算关联的产品listing肯定会有出单量最大的关键词,找到这些关键词,因为核心关键词竞争大,并且竞争对手广告中都会设置,所以建议大家手动广告中设置一些出单量大的长尾词,当消费者进入到对方的listing中,可能就会出现你的广告
2、站内促销(自己产品相互关联)
很多小卖家容易忽视店内促销的作用,既不去设置,也根本不会在意,但与之对应的是,你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卖家都非常重视店内促销的设置,并且会对一个产品设置多个促销计划。亚马逊上没有店铺的概念,店内促销的方式并不能明显提升销量,可大卖家们为什么还要去设置那么多的促销计划呢?原因在于,虽然店内促销不能明显提升销量,但却可以让系统识别到促销产品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展示上,就是自己店铺里的产品被系统匹配推荐,形成了自己的流量闭环。
3、手动干预 与他人产品建立关联
按照系统的算法,FBT一般需要六次以上的重复购买才可能产生,这里的重复购买并不单纯指要同时购买,买家可以在购买历史中有购买这两个产品的记录即可。这就意味着当你想让自己的A产品和别人的B产品产生FBT关联时,即自己的产品出现在别人的FBT栏时,需要人为的操作6次以上的购买,买了B,然后同时的或者稍后的某个时间,再用同一账号买你自己的A产品,如此反复,可以加大FBT关联的几率。
其他的“看了又看”和“买了又买”两项关联和FBT的操作类似,需要基于浏览和购买记录才行。
(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魔豆 获取更多干货!
与你分享跨境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