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周,本年度最后一个节日大促就要过去了。本以为淡季将至,卖家就能好好放松,充分复盘,却不想国内开放迎来新一波的感染高峰,工厂端与物流端皆受波及,不少卖家备货的需求更为紧迫……
防疫政策调整优化之后,外贸出口行业既有出海抢单的红利,也将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
此前,因疫情反复导致的工厂停工状况不断,对跨境卖家备货影响巨大,而此次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外贸企业组队抢单,市场将进一步被打开。
工厂和卖家都认为这是利好趋势,卖家加大备货量,厂家延后放假重新开工生产。
但作为人口密集的工业区,开放带来的感染高峰避无可避,在工人年龄偏大的工厂,就成了感染的重灾区,订单交付也出现一定问题。
随着节前人员流动的加快,北京、广州等地的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员工感染的情况,制造工厂受到影响,产能不如预期。收到风的卖家纷纷联系自己的供应商,紧迫催货。
图源:网络
已经有不少卖家发现,国内物流出问题了。除了干线运输,很多物流点都出现包裹滞留、无人派送的状况,这是由于物流行业的流动性大,“阳”的概率高,地方物流出现不同程度的人手紧缺。
此外,国际物流上,海运价格虽然回落,但年底查验的概率也在上升,时效性有所影响;而空运价格随着油价、通胀可能会出现上涨,运输成本整体上升。
工厂端的延迟交付,物流端的状况频出,都让卖家为年底最后一次备货感到担忧。